原先我一直抱持著故事的發展不會那麼單純的念頭去看這本書,
看到最後這就是一本溫馨感人的書,一點也不需要費心推理,一切就是那麼單純。
是自己的周遭複雜了,才連帶把小說想的複雜,其實一點也不,其實。

你怎麼確定你犯了錯之後回頭一定會獲得原諒?

"有時候,我彷彿看電影般地看見我們兩人,但是我沒有參與,只是旁觀。"
其實那個女孩是這樣的,愛上這個人的狀態,
或許她愛的根本就不是這個人,只是覬覦那個警長太太的位置、嫉妒那個狀態。
你只是義無反顧的愛上她,卻一點也不擔心她愛的究竟是不是你這個人,
小說中如此盲目的情感成立,現實也是。

你真的認真的思考過嗎,
你身邊的女孩,你愛的是她是女朋友的身分還是她這個人的本質?


"壓抑和融入情境式盆栽成功的要素。"
兩項我做到了,但是這並不是成功的要素,而只是存在的必需品。
如果是盆栽一切就簡單多了,至少做到就能成功,
可惜我不是盆栽。

你們曾想過嗎,給自己那麼多的角色,哪一項是你們真的做好的。

"如果我是那個離開的人,妳會不會對我傾訴妳的一切?"
離開固然是自私的選項,但就某些角度看來,選擇離開的人也沒有比較好過。
就拿我的逃跑來說,逃了一次又一次,兩手空空的。
偶爾想到這樣的離開難免後悔,但也疑惑,若真的在乎就會抓住我不是嗎。

錯的究竟是離開的人還是沒挽留的人。

"唯一脫離的方式就只有痛苦又無法挽回的切割。"

"但是我一直沒有感覺到自己再次找到了妳。"
看到這句話的同時,我想到了你。
簡訊上你是這麼說的
『雖然隔了這麼久我再次遇見了妳,但我卻感覺不到妳,從前的那個妳。』
我自己都不曉得該從何算起,關於從前的我。
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可惜,怦然走後的我們怎麼會只剩下無趣,
也許不再遇見你,就還能在心中保持著一點過去的悸動吧。

"她不知道自己的理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說服感情,這不是一場比賽。"
感情中爭輸贏,怎麼爭都不會有結果。
保持最多理性的未必是贏家;愛到失了理性的也未必是輸家。

我甚麼都不想爭,只是想在愛你的同時也擁有自己。


"反正就是不見蹤影,至於到底去了哪裡,其實一點也不重要。"
想逃跑的時候就是這個念頭,逃去哪一點也不重要,
只要能讓我好好待著就好。
只要你真心的希望我待著就好。
從前一直希望能被收留,但現在的我確實貪心了很多。

我不想只是被收留,我希望你真心的希望我存在。
如果只是收留那就不必了,後來才發現其實我並不喜歡。

"『然後呢,』他說,這是個疑問句。
在愛莉的耳裡,這句話聽起來卻像個開端。
『然後呢。』她慢慢地回答,還兩個人自由。"

即便他心中愛的是另一個她,他們依舊回到老樣子。
最終人還是害怕改變且屈服於習慣。

犯錯後的人用盡一切的卑微來換取原諒。

"這是因為:那天,妳一直沒有放棄。"
我想表達的其實是,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也一直沒有放棄呢。
就這麼等著,在我逃跑時不會選擇放棄的你。
 

這世界很複雜,混淆我想說的話。

(紅字引用於"當愛遠行---茱迪‧皮考特"
 
 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ting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